您好,欢迎登陆 《东西南北丹东人》!
Loading...
正在加载中...

人物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介绍
于晓光:奋斗即传奇

       

        我们都只有一张身份证,但我们却有很多的身份。比如说我们是父母的儿女,同时也是儿女的父母,又是某某领导的某某下属,是党员团员各协会会员各委员会委员,是工人农民商人士兵学生,这些身份纷乱而统一,以生活为轨迹化整为零,最终也大概剩身份证上的基本信息保持不变,其他随时间迁徙渐渐变换。  
        在号称天下三百六十行的职业里,演员是一个特殊职业。他们不但要在社会生活里适应各种身份,而且更有许多职业所需之角色要创造。如果要想把戏里戏外所有角色都保证“一条过”,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有着丰富的经历。他的身份大概是啼哭的婴儿、顽劣的男生、游泳运动员、全国游泳冠军、短暂的现役军人、皮划艇运动员、选秀冠军、流行音乐人、歌手、职业演员。他的角色是电影《旗鱼》中的高明、《意乱情迷》中的西哥、电视剧《我的功夫女友》中的杜润南、《我是太阳》中邵越、《狼烟北平》里的冯牧、《利剑无锋》中的沈昊、《娘》中的满仓以及《毛岸英》中的毛岸英。还为新加坡台湾香港内地等知名歌手创作诸多歌曲(作曲):张靓颖《我们说好的》、黄小琥《伴》、苏慧伦《找到幸福那年》、何耀珊《爱一个人没错》、徐克电影《女人不坏》插曲——冯德伦《实验品》、等等。他的每一个社会角色和戏剧角色都闪烁着光芒。作为明星或者名人,我知道他叫于晓光,但如果只作为演员,我希望观众可以忘掉他这个名字,而津津乐道他饰演的每个角色。就如我在9月末幸运地收到电视剧《毛岸英》刘毅然导演快递过来的电视剧片花看过之后,一再回味“毛岸英”一样。
        青春:实验品
        1950年冬天,一列列中国军人唱着撼动天地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大江,去支援对岸危难的国家。与其说担心唇亡齿寒,倒不如说这是兄弟般的道义荡然于胸。这是一场惨烈的战争,山江为证。这也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断桥为证。这条大江叫鸭绿江,这座东北边城叫安东,后改名为丹东。
在几十万中国军人间,有一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被中国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称之为“中国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从这里回望故土,踏上了光荣的永生之门。壮士埋骨他乡,英魂早已回家乡。现在,在丹东宽甸还有一所以他命名的学校。他叫毛岸英,父亲叫毛泽东。
        31年后,在银杏树翠绿杜鹃花绽放的春天,一个的男婴光临世界,取名,于晓光。我至今相信,或者说信奉:一个人出生地的属性暗示着许多他的未来。比如说,如果他出生到飞沙走石的敦煌大漠,或者是高原冰封的山巅,而不是临黄海傍鸭绿江的丹东,也许很难对游泳这件事产生兴趣,更难成为职业,并拿到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的冠军,同时也铺垫了一个20多年后的故事。
        小小年纪的他便对水情有独钟,刚满8岁时被送到了游泳队学习游泳,他明白自己身上寄托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所以在本来是最调皮捣蛋的年龄,生生地泡在水里。每天除了必须的文化课之外,几乎都在水池和池岸上度过,外划、内划、收腿、翻脚、换气、夹蹬水、单臂打水划臂、腿部鞭状打水,蝶泳、蛙泳、仰泳、自由泳……有时候练到腿脚手臂抽筋,也大声喊着不干了,可稍好一点又换衣服下水。这只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一直从丹东市业余体校一直游到了辽宁省游泳队,又游到了全国专项运动会激荡着至高荣誉的赛池中,多次代表不同省市夺得全国游泳青年锦标赛的冠军并打破全国游泳记录。
        时光飞逝,于晓光就这样在水中长大了。在竞争激烈的体育事业中,追求青春体能极限的游泳运动员,职业生涯无疑是非常短暂的。晓光凭着对体育专业的热爱和不惧挑战的性格转而投身当时非热门专业——皮划艇。换专业之后,他几乎省却了所有基础训练,直接进入核心技术训练,就如同新飞行员在没有飞过初教机时直接飞高教机一样,需要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和能力。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和队员齐心合力,不断获得全国青年皮划艇锦标赛的冠军亚军。年近20岁的晓光用自己出色的成绩打动了八一队的领导,于是他正式入伍到了八一队,成为现役军人,被挑选到了“铁人三项”类专训。补充一下专业知识,以奥运会“铁人三项”为例,为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长跑10公里。跨专业之多,为所有体育项目之冠。靠着不服输的精神和东北人特有的悍犟,他默默地坚持着。那时候训练之苦,按他的话说,练得“小腿比大腿还粗”,看来“铁人”并非浪得虚名。
        命运从不就此止步,就在他参加广东举办的第九界全运会期间,另一次机缘巧合降临。在姐姐的鼓动下他参加了在广东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青春之星”电视形象大赛,一路过关斩将,以青春阳光、身材矫健、多才多艺获得了大赛总冠军及最受媒体欢迎奖,最具青春智慧奖,十佳奖等等。荣耀之后,另一条人生选择题来到面前,他陷入对未来的思考。
        也许,青春便是每个人的实验期,而每个人都把短暂的青春当成了实验品。
        爸爸:我们说好的
        第一次夺了一个非体育类的冠军之后,又接连获得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大赛的最佳新人歌手奖。在参加大赛期间遇到的业内导师和导演都对晓光垂青万分,鼓励他的潜力释放。这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坚定意志磨练体魄的小男子汉体会到了创作的快感和发现自己内在的艺术激情。于是晓光回到了家乡丹东和父母商量转行的事情。父母坚决反对,眼瞅着他的队友都激情奋昂地投入到亚运会以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训练,而自己给予厚望的儿子竟然在此刻选择退出,15年的付出将付之东流。而且已获得武汉体育学院学士学位的他竟然去读中央戏剧学院的大专,真是太戏剧了。他看着父亲的眼睛说:“冠军不是只能在体育领域中获得,我要成为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一向孝顺的晓光也第一次为选择命运与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驰。许多年只身在外养成的独立已变成坚定,描述这样的行为的古语有“一竿子插到底”、“一条道走到黑”。我却惊奇地看到他,从百尺竿头再从头再来的勇气和义无反顾走过黑暗迎接到的光明。
        两年“中戏”时光,他一定是最勤奋的学生,他明白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除了恶补大量的文化课程和表演理论,还从不浪费任何一次实践与观摩的机会。毕业后他抱着简历到剧组找戏,看着其他同学纷纷上了戏,自己却一直徘徊在剧组的门外。究其原因,翻翻其他人的简历,某某年某某著名导演某某戏某某角色,而于同学的简历中,满满当当四五页全是各种体育比赛冠亚军。如果教练有改行当导演的,说不定会青睐于他。后期还真有一部关于游泳题材的电影《旗鱼》找到他,甚至故事都是改编自他的原型,这是后话。
        这段找不到戏的黯淡时光,换做很多人也许会沉沦绝望,于晓光的心态却自始至终的平稳。北漂生活加上对音乐特有的灵性,晓光一头扎进创作并快乐着。凭借单纯真诚的性格,晓光遇到很多音乐界的前辈伯乐,其中新加坡奇才音乐人李偲菘李伟菘兄弟更是对他青睐有佳,劝他系统学习音乐。于是他多了很多机会钻进国内顶尖的录音棚现场观摩见学,看着孙燕姿、王力宏、张靓颖等一流歌手录制了不少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幸运的他更奔赴遥远的新加坡,入学新加坡李偲菘音乐学校。在学习一年间,李氏兄弟体贴地帮他解决了吃住两大问题,让没有经济来源的晓光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优美的旋律创作学习之中。他写的第一首歌叫做《找到幸福那年》,被台湾歌手苏慧伦选为专辑主打歌。
        机遇总是奉献给时刻准备的人。音乐创作渐见起色的他终于等到有导演找他拍戏。而且第一部戏不是跑龙套,而是反一号“杜润南”。回忆起这个角色于晓光依然印象深刻,因为那时“被骂的头都抬不起来”。在戏里,他真正对书本里学到的理论进行实践结合,就像对一个教练教的游泳动作然后去水里验证一样,是要将两种形式统一到同一思路的颠覆。这部戏能撑下来,可以说是耗损了不少“尊严”的,“被导演骂到找不着北”的于晓光在寻觅的途中又把老师教得“解放天性”扎扎实实地演绎了现实版。《我的功夫女友》播出之后,奸诈的反面角色令人为之眼睛一亮。他青涩而阳光的形象也被一些导演记在心里,之后他很顺利地接到了新戏,并在戏里愈加成熟,业内认识称之为“星途坦荡”。红极一时的军旅小说以及改编的电视剧《亮剑》之父、著名作家都梁也对这位骨子里有股硬朗精神的青年演员特别器重,自《狼烟北平》、《我是太阳》、《利剑无锋》等大戏都和于晓光在“同一战壕作战”,其中《狼烟北平》,他专门为于晓光量身订做了一原本小说里没有的新角色“冯牧”,可谓用心良苦。在新戏《娘》中,他饰演唯一的男一号满仓,和斯琴高娃、宋春丽等资深演员同台飙戏,根据“学莫便于近其人”原理,该是学到了不少真功夫。我一直想问他站在冠军领奖台上和走在星光灿烂的明星红地毯有何不同,可一直又没问出口,怕他一不小心说出,那胜利前的孤独。
        但我知道,他从没忘记对爸爸说的那句话:“冠军不是只在体育领域才能获得,我要做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毛岸英”:找到幸福那年
        历史证明,一个人最光耀之事必是找到别人不可替代的位置或者角色。请读者重读第一段关于中国军人人道主义出征朝鲜的片段,其中有一个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毛岸英。历史带走了许多故事,还好,文学和影视会帮助我们记忆和恢复部分的温暖。
        电视剧《毛岸英》是根据毛岸英妻子刘思齐的口述,由国内众多编剧鼎力打造的一部史实电视剧,以真实为最大看点,其中刘思齐老人欣然出镜,饰演自己。在选角过程中,灵魂人物“毛岸英”却一直寻觅不到。原因有很多,中国适龄男演员中,鲜有一米八五个头的,还有与毛岸英长相神似,简直就是人海捞针。直到刘毅然导演找到了于晓光,身高正好一米八五,长相形似神也似,年龄合适。刚聊了几句,晓光说他家在丹东,从小是听抗美援朝的故事长大的,刘毅然导演当场就拍了板:你就是“毛岸英”了!应了那句话:一个演员在艺术生涯中也许会扮演无数个角色,但只有一个是真正属于他的。
        拍摄过程中,这个年轻的演员在刘思齐老人和导演的引导下,读历史研剧本,全身心投入到遥远的上个世纪、新中国出生前后。剧组按照毛岸英真实的生活经历,转战湖南、上海、北京、延安、莫斯科、圣彼得堡、黑河、丹东、西柏坡等毛岸英真正生活经历过的地方取景拍摄。在这个拍摄过程中,于晓光经历了一次心灵与信念的全新洗礼。
        简叙一二,以窥斑见豹。
        在杨开慧的故乡湖南长沙市区板仓乡拍摄一场“毛岸英”祭祀生母的戏,原本晴好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大雨,一切就位,不拍恐延误时期。群众演员是当地的村民,大雨浇湿了他们的衣服,但没有一个人往回走或躲进帐篷。于晓光看着这些可爱的乡亲既感动又愧疚。导演与剧组协商后,正式开拍。“毛岸英”或者于晓光此一刻人神交错,虚实难分。戏里“毛岸英”从小与母亲杨开慧相依为命,在牢狱中眼看着母亲被杀害,如今回到灵前自是千悲百伤涌上心头。现实里,于晓光想起来自己的母亲,就在去年此时,患得病毒性脑炎,伴有失忆、抑郁悲观,整日生不如死。两个母亲的心牵着一个儿子的心,镜头里,于晓光仰天长哭,分不清雨水还是泪水,分不清心境和时空。
        在黑河拍摄时,于晓光经常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颠着巍巍的脚步从晨雾里走来,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说,“岸英,我来看看你,这都是俺们这疙瘩土特产,你吃。”了解之后才知道老人是位老知青名叫李凤珍,得知剧组在这里拍摄《毛岸英》,冒着东北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天不亮就从山那边赶十几公里路而来,就为看看他,他心里跟生个火炉似的,暖暖的。老人举着一张发黄的照片对他说,上面穿军装这个人是她舅舅,抗美援朝时是战地医院的医生,他还见过毛岸英呢。和戏组同事聊天时,晓光无意中说很想念小鸡炖蘑菇,让老人听了去。第二天一大早,老人又来了,端着捂的严严实实的盆对于晓光说:“岸英啊,你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晓光听了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他一直在想,那时候的人心多纯净啊,而他又何德何能受此恩惠,唯一的报答就是把毛岸英塑造好,让所有观众有机会重温最最真实和无价的纯真情感。
        诸如此类,若洋洋叙来恐怕哪本杂志编辑看了都得头大,还是放在内心将感动酿成美好吧。这部戏将在10月央视黄金档播出,我也希望观众不去关注他是毛泽东的大儿子,而是去怀念一个普通的、无论命运如何纠结毅然奋斗不息的好兵。都说人生如戏,那戏又何尝不如人生啊,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到自己的位置,比争名逐利重要的多。
        不管是于晓光,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奋斗过了,那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是的,就是这样。

       

       

关于本站  | 新闻公告  | 可爱家乡  | 东西南北丹东人  | 家乡骄傲  | 联系我们  |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