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陆 《东西南北丹东人》!
Loading...
正在加载中...

人物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介绍
从工人到专家——徐善衍

        

      【主持人演播室】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由东港沈达江海大酒店独家冠名播出的《东西南北丹东人》,东港沈达江海集团董事局主席沈延柱是东港人士,他从军、下海,致富不忘回报家乡,与丹东广播电视台联手搭建平台,为四面八方的丹东精英尽展风采。
       好啦,观众朋友,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向您介绍的这位是从一个普通工人到邮电局长,又从部级官员到博士生导师。全国科协原副主席,咱们丹东人----徐善衍。
      【主持人】
       徐主席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家乡电视台的采访,请您向家乡的各位打个招呼。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我要向我们家乡的各位亲人、各位朋友问好,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画外音】
       徐善衍:凤城石城乡人。自1968年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以后,他先后当过普通工人、科长、辽宁省邮电局常务副局长。他领导完成了全省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后来被任命为邮电部办公厅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如今则是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和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尽管他离开家乡近十年啦,但得知家乡电视台记者要采访,虽然工作很忙,他还是抽空安排了宝贵的时间,谈到家乡的变化和过去,他还历历在目。
      【主持人】
       现在回忆起在凤城的点点滴滴,您还有印象么?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在凤城,特别是儿童时期咱家乡的生活一辈子也不能忘记,那是一个美好的记忆。因为我的家乡石城是整个咱们辽东是一块青山绿水,一个美丽的家乡。那个时候就是冬天上山打柴、春夏上山割条子、夏季下河捉鱼,这种美好的生活应该说是一辈子忘不了。
      【主持人】
       听了您的介绍,我们知道您是从咱们丹东的农村、山村里走出来的,您从一个山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骄子,我想很多观众也都会好奇,这会是一段什么样的经历?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应该说从学校再走上社会,担负着不同的角色,这是一个过程,过程的结果可以说是开始初始阶段,都不是自己想要担当什么角色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实现了担当不同的角色。我从凤城出来以后在北京邮电学院,毕业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按照当时的政策,大学生不管是哪个学校毕业的,都要到农村、到工厂、到边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我就回到了辽宁。
      【画外音】
       徐善衍是从一名普通工人到班组长、生产调度、技术设计员,邮电局的理论教员、办公室的秘书、副主任。然后又从生产科长,省邮电学校的副校长,省邮电厅办公室的副主任,大连邮电局长和省邮电厅常务副厅长。辽宁省的通讯发展规划、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的引进等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实质性的一些工作。当时为凤城县的电话局建设做了一些努力,使凤城成为全省县级最早的电话县。
由于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积累,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邮电专家。后来,他又被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担任党组副书记,驻会的副主席。
      【主持人】
       您是邮电行业的行家里手了,您调到了新的行业,这个时候您的心情怎么样?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应该说谈不上欣喜也谈不上期待。第一次谈话的时候,是征求我个人意见,我明确表示我学通讯、干通讯,从基层一步步上来,我就在邮电干一辈子算了,我就别到科协去了,就拒绝了。第二次谈话的时候就说你这个名单在中央书记处分管领导审查的时候把你作为中国科协换届新班子的一个成员,原则上已经圈定,你看你有什么意见?我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事情,我高兴的接受了组织的这个决定。
      【主持人】
       应该说又是一次命运的安排让您到了新的领域,到了科协之后您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到中国科协来以后,因为我是驻会副主席,在工作班子里我是二把手,大量具体的实际工作,机关的事物管理、财务、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分管,其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我的命运影响比较大的,分管面向全国公众传播、普及科学的这项工作,就由我来领导负责。
      【主持人】
       您从一个行家里手变成了一个“门外汉”,我想作为您个人来说,您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那么您一定付出了很多。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应该说这个转变对我人生比较大的一个转折。在邮电系统,一级级的提拔,离开了邮电部门应该说改变了我上大学学习专业的方向,改变了我在邮电原来一切已经熟悉的东西,一定要面对很多不熟悉的东西。
毛泽东有一句话是:人,倒退是没有出路的。这句话我是记一辈子的。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人总是还要往前走,一定要往前走。所以我来了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过民意测评,我很高兴和当时的一把手,当时打分、投优秀的票就是95%以上,很快被中央肯定,被提为部级干部。
      【画外音】
       这样一来,组织上又把很重要的面向全国公众从事科学传播、普及这项完全陌生的担子交给了他。国家从隋朝开始考状元,考状元必读的书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因此,他就下决心从读四书五经开始,同时对比看,西方人的素质又是怎么形成的,西方的思想文化进步史、科技史、也有哲学史等。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头人泰勒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系统的研究了整个哲学发展历程。当他与业内人士交往中,大家非常感叹,现在还有这样的领导干部,谈起西方的哲学史、科技史如此精通,他的才华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广泛认可。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清华大学坚持聘请我当教授,应该说在最高学府里当教授,去传播和跟学生一起研究关于当代科学文化的传播理论,这是我感到很高兴的。
      【主持人】
       我们知道您2008年就已经退休了,您退休以后的时间,主要安排来做什么呢?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在我的思想上,不是说大话,我有个观点。我总觉得一个人当你60岁左右的时候,应该说对于社会方方面面的认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怎么样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怎么样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自己干过的一些工作进一步去深化、拓展,我没有停住脚步,继续忙碌在我原来干过的工作,怎么样继续把它做好。比如今天中午在清华大学开完会,吃盒饭,都是凡人一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永远就是当一个普通一员,跟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画外音】
       他退休以后,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他特别注意加强身体锻炼,积极参加北京和全国逐步发展的万步网每天走一万步的倡导,他每一天都坚持行走万步,在我们采访的时候,他告诉我们,已经坚持每一天万步三百多天啦,在北京参加几万人当中的排名是四十多名。
      【主持人】
       已经是快70岁了,我想四十名之内您应该是首屈一指的。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我一辈子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学习,我只要想做的事情,我还是有一股劲头,尽管我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应该说没有什么高智商的,比别人怎么聪明,我仅仅是相对来讲能够坚持,还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如果还取得点儿工作成绩的话恐怕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没有灰心丧气,挫折是很多的,一辈子哪有那么一帆风顺啊。
我不是说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目的。干好你当前担负的工作,只要这项工作对社会是有益处的,对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我看就去做下去,力求做好,结果到是能够让人家肯定。好高骛远,把自己设计的我一定要去当什么、要追求一种什么目标往往就陷入做梦了,(适得其反)对了,适得其反,没有必要。
      【主持人】
       我特别想知道,在您的心目当中,您面临了无数次的选择,那么每一次您都能做到问心无愧或者说我顺应这个选择去做好自己么?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我看我可以说顺应社会这个潮流的需要,努力对我角色的变换、岗位的变换、生活地点的变化,去尽快适应它,力求做得更好。中国的文化、中国历史的发展应该说当前的一切存在着历史必然,我们自己怎么做的好一些,能够体现你个人对社会的价值,自己从中也得到 了充实和提高,要这么去理解它,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主持人】
       您的这一番话已经给我或者包括我在内的电视机前的很多年轻人有很大的一个启迪。我特别好奇,您有没有计算过您现在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是您经历的第几个职业呢?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我没有做过统计,要讲做过的岗位那就是比较多,工人里边的岗位我做了5 6个,这些都是一幕一幕。所以这些变换应该说任何人走上社会以后都得适应社会的需要、岗位的不断变换。我有一个体会,人这一生在社会上能够有机会实现自己角色岗位的变换是一个幸事。绝对不是个痛苦的事情,多经过一个岗位,多经过一个角色的体验,对自己都是一个收获,增加了自己的财富。只有有了这个基础,可能才能干一些新的工作,一点点的积累干的更好一些。
      【主持人】
       我想您的每一个身份,我不知道这样总结可不可以,您的每一步都会选择做自己、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你这么说对我是个褒奖,这个概括。但是我是要做好自己,但我不是那么好,力求做出成绩呢,成绩也不是很大。但我自己在向着这个最好、取得更大的成绩,在学习、在努力。我现在的生活除了一些工作以外,我在学习在思考,其乐无穷。
      【主持人】
       结合您自身的工作,您觉得家乡在科技发展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我曾经带一个十几个人的全国农村的致富能手到凤城去进行传经,手把手的介绍怎么样养蘑菇、养猪、怎么样种植,我想运用科技的力量来推动我们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这个空间是很大很大的,我希望我们家乡的各位能够在这方面能够贡献他们的才智,利用科技力量怎么引入、做得更好一些,我觉得这个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们丹东要建一座仪器仪表城市,因为丹东有这个基础,在北京这方面我是找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请了一些专家,去年、前年,到丹东去进行这方面论坛,这方面介绍,怎么样跟丹东这方面发展对接,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做了一些工作,因为我跟科技界的联系比较多,我真正到科技界,在科技界工作已经16年了,如果这方面家乡还需要我做什么工作,无非是当桥梁纽带牵线搭桥,我直接力量是很有限的,我当这个中介的力量还要继续去看看力所能及的发挥一些作用。
      【主持人】
       丹东适合建什么样的博物馆?
      【同期声】中国科协原副书记、副主席:徐善衍
       丹东什么时候建?应该建一个什么样的馆呢?我倒觉得对丹东这个城市来讲,当代的科技馆她应该融入一些新的概念,一些新的要求,不一定非要建一个自然博物馆,要建一个科技馆,因为当代的科技馆它要求不仅传播科学知识,更要向公众揭示和宣传怎么样处理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容自然博物馆、科技馆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馆,这个是必要的。现在的科技馆不是单独的传播科学知识的,更重要的让公众知道我怎么运用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运用到我们的科学发展观之中,实现科技、人文与生态的融合、与自然的融合,和谐。
      【主持人结束语出像】
       好啦,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您的家人或者朋友没有及时收看到我们节目的话,请登陆我们的网站:www.ddtv.cn 就能随时点击观看啦,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下期节目预告----刘振堂:外交生涯四十载
       首播: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周三晚上20点,丹东广播电视台当晚生活频道22点15分和次日早晨7点20分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重播
       制片人:田立国 
       记者:田夫 
       主持人:徐航
       后期编辑:刘姝楠
       网站编辑:田川
       监制:孟锦波 
       总监制:宋月华 沈延柱
       丹东广播电视台《东西南北丹东人》www.ddtv.cn
       东港沈达江海大酒店协助拍摄
       丹东广播电视台


        

关于本站  | 新闻公告  | 可爱家乡  | 东西南北丹东人  | 家乡骄傲  | 联系我们  |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