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陆 《东西南北丹东人》!
Loading...
正在加载中...

人物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介绍
从知青到大校——张磊

        【主持人开场语】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由东港沈达江海大酒店独家冠名播出的《东西南北丹东人》。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嘉宾,是从咱们丹东的一位知青成长为大校正师职军官张磊。
        【画外音】张磊面对家乡电视台的采访,心里十分激动,面对镜头,爽快的与家乡父老打招呼。
        【张磊】丹东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我是张磊。1972年离开丹东,40年过去了。这些年来丹东的情结一直是我难以忘怀的。能过通过这个栏目能与大家见面,我非常高兴。
        【画外音】当我们在青岛采访时,得知济南军区第一疗养院原政治委员张磊大校他是从丹东下乡到东沟县新农公社的知识青年,(现在是东港市新农镇)入伍后成长为师职军官,在相关部门的衔接下,我们如愿以偿的采访到了这位从知青到军中大校的丹东老乡。张磊出生在桓仁,五十年代随父亲工作调动到了丹东,当时的调动有两处可选择,沈阳或者丹东,母亲却要坚持落到丹东,这是为什么?
        【张磊】她是小学老师,曾经在丹东集训过。(丹东)给她留下很好的印象。当时她说了三点,说丹东是水甜,丹东的海鲜鲜,再一个是丹东人友善。
        【画外音】当说到母亲对丹东人友的好善印象的时候,张磊格外激动,并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一段深刻而难忘的故事。
        【张磊】1964年我上初二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元宝山下有一条排水的水渠,很深也很宽,上面又一个很窄的木桥,我从上面跑的时候不慎跌下来了,头朝下坠落到一块石头上,鼻子整个都掀开了。当时我第一个感觉是呼吸困难,手一摸,鼻子在一侧了,我赶快把鼻子正过来,这时候满身满手都是血。我印象深的是医院,进门一个穿白衣服的护士医生我说不清了,看到马上问小孩你怎么了?我说鼻子摔坏了,她掀起来看了看,哎呀你这个孩子太淘了,就领我上楼,医生就围过来了,把我放到椅子上,然后打麻药、清洗缝合,至于挂号、排队、交款统统都没有。就这样给我缝了做了一次手术。我那时候感到丹东人真好、真友善,我相信今天的丹东人也是这样。
        【画外音】这件事情过去快有50年啦,每当提起这件事儿,张磊总是说,丹东家乡人的美德,永远记在我的心中。从那个时起,他就产生了一个愿望,长大以后,一定不能给家乡丢脸,要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争光,回报家乡美好的人们。因此,刚毕业的时候,他就积极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
        【张磊】1968年,我记得很清楚,9月17号,在青年广场召开的大会,然后呢大卡车两面插着红旗把我们送到了农村。那时候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农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天地。我去哪个地方是一个三县交界的偏僻山村,鸡叫“两县”听(东沟县和岫岩县),狗叫“三县”惊。(东沟县、岫岩县和凤城县)
        【画外音】年龄小,又没有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张磊,对于农村的一切都觉得新鲜和好奇。到农村上班的第一天,生产队长问他们希望自己能干什么活的时候,他首先举手要求选择要“赶马车”。
        【张磊】我并不知道农村赶车是固定人的,队长也很友善,说那你就赶吧。然后我和另一个同学给我们了一个牛车,我们就开始把牛往车上套。看着不会,从来没给赶过啊,看着旁边的人给马套车,我们也拿了一个套包往牛身上套,其实套不上去的。牛的那个叫“牛样子”,是一个坡型的,弯弯型的。完了这个车老板儿过来说牛不能用这个,这个是套不上去的。帮助我们把车套上去了,套上以后呢,又不知道怎么样让牛走,牛是需要喊口令才能走的,我们同学就唱一首文化大革命那会的一首歌,其中有一个“得儿驾”,一喊,这牛开始走了。现在想起来挺可笑的,也就是从这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农村。
        【画外音】农村对从城市里来的年轻人来讲确实好奇,但是,艰苦的体力劳动也使他们很难马上就能够适应的。
        【张磊】当时确实是很苦的,我记得下乡不久就开始割豆子,割豆子呢一垄下来以后你的手会摸出很多个血泡,当时也很要强,觉得老乡们割的很快我也得撵上他,结果老乡预先帮助我磨好镰刀,教我们割的方式,但是总要强,一个年轻人总想往前走。后来我发现自己割的挺快,到头回头一看,生产队长派一个女孩子在后面给我割第二遍。就这样的,一点点的开始。冬天割水稻的时候,那更是苦了。因为我们水稻在孤山那一带有水田。都是光着脚到泥地里头、稻田里头,稻田里头都结了冰碴,开始我看到老乡脱下鞋就进去了,我们也不再犹豫了,就这样也就一点点适应了农村的生活。
        【画外音】张磊与同时下乡的知识青年不同的是,当别人休息的时候,他无论农村的活儿再怎么劳累,他都能够每天坚持学习文化知识,这个对于他来说已经养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张磊】上学的时候就一个念头,一定要考上大学。我们学校呢出了很多人才,那时候觉得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可是文化大革命中断了这个梦,这种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的兴趣却没有因此间断。到农村依然希望有一天大学招生,我兴许很还能考。
        【画外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由于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务农、学习两不误,他好学上进的举动,使农村干部看在眼里,也十分感动。当时的农村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学校的老师也非常缺,他自然就是领导考虑学校老师的目标啦。
        【张磊】在农村时候呢,我们点的是煤油灯,每个人一个月一毛钱的煤油灯钱,为了省这个油,我会怎样做呢,我把一本书,我喜欢数学,把一道题背下来,然后把灯吹了,用脑子算这道题,算出来以后再去睡觉。就这样我能坚持好几年,天天在那算,生产队知道这个小孩挺愿意学习的,就把我去调到了学校去教学。
        【画外音】张磊被刚刚安排到新农(当时是公社)当上了小学教师的时候,尽管他与学生的年龄相仿,但是,他在来到学校前两年的务农经历,使不少学生感到多少有些失望。
        【张磊】我刚当老师的时候19岁,农村的学生年龄又比较大,学生跟我年龄都差不多少,比我小也小不多少。在我到学校教学之前啊,我在农村干了一件什么事呢,叫看青,就是农村庄家快熟了的时候派人在那看着,别让猪啊、羊啊吃了,还有些草呢,冬天落下的叶子农民要用它烧火啊,要统一去搂草。不让大家去乱搂,干这个事情。所以呢,在我们当地这叫“看山”。我第一走进校门,一群学生喊来了个“看山”的,后来校长把我领教室,这是我们老师,带着一个很遗憾的目光,哎呀这个“看山”的来教我们?
        【画外音】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张磊努力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时间长了,他讲的课学生也很愿意听,老师和学生之间也相处的非常好。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这个学校他教的班级课程的名次也从东港市(当时叫东沟县)的后面很快上升到了前面几位,由于他辛勤努力,深深的打动了这些淳朴的农民和农村学生。
        【张磊】我记得有一次,公社开运动会,青年点的饭菜是很差的,我带了很简单的饭菜去,等到中午吃饭时,全班50多个学生,至少有30多个都在家里替我带了一份饭,当时我是非常感动的,这些孩子太淳朴了。
        【画外音】
教学两年以后,张磊再一次响应国家的号召,报名参军。经过严格的体检和层层审查,他被批准入伍。这时农村的乡亲们尽管都恋恋不舍得让他离开,但是,都祝愿他能在部队这个大学校里有更大的发展。
        【张磊】我当兵临走之前,生产大队送我专门杀了一头猪,弄大坛子酒。我们在屋里吃饭,我就看到我的学生好几排就站在外边等,等我吃完饭要送给我一个纪念品,纪念品就是一个小本,上面写着老师您在部队要怎么样,老师再见了,都写上再见了,很淳朴的一句话。
        【画外音】张磊因为有了下乡农村四年的经历和吃苦耐劳的生活,为以后在部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刚到部队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就是训练、施工、生产、拉练。
        【张磊】我们曾经有一次拉练,上山下山一百多里没有人家,完全凭两条腿走,走了一天以后想睡睡不着,总觉得背带始终在你肩上,拿不下去。就那种幻觉始终存在。部队很苦,但是这种苦确实更锻炼人。锻炼一种很严谨的一种忍耐精神。所以农村这段生活呢,对我在部队这段锻炼还是很有好处的。一次新兵大会上。连长说,你们这批兵来自全国四个地方,现在看,干的最好的是丹东兵。我听了以后真是很自豪,这时候就提醒我,我是丹东兵,我要为丹东增光。
        【画外音】张磊在部队的各项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样样工作争取做到位,力争让领导挑不出毛病,他和咱们丹东兵在新兵连里经常受到领导的认可。
        【张磊】
为丹东增光,不能干坏了,不能给家乡丢脸,这种意识增强了。因为连长说完这话呢我就在想,连长为什么说这话?我发现了,那次紧急集合,前十名有六个是丹东兵。我在新兵连时候我觉得自己做的也不错。那时候打靶,新兵第一次打靶,我是非常刻苦训练的,为了把枪握稳,在刺刀上拴上砖头,吊着握这个枪。最后在新兵连打靶,尽管我身体素质看起来不是很强壮,但是呢,我打了第一名。他们说这次新兵打靶第一名还是丹东兵。我觉得很自豪,觉得又为家乡增了光。
        【画外音】由于张磊在部队方方面面的工作表现中特别突出,多次立功授奖。除了在平时在平凡的工作中立功外,还有在突发事件中舍生忘死救战友的难忘时刻。
        【张磊】那是1976年我们在江苏施工,建造的一个海岸炮的一个掩体阵地。实际上就是打山洞。我看石头分布比较好,容易打出进度来,所以让他们打了二十三个炮眼,但是响了二十二响。这时有一个战士就说有两炮一起响了,如果两炮一起响了,那就二十三响够了,副连长说那你们交不交班?我说只有一个办法,进去看看。战士们都喊我们去,我说不用,因为那是很危险的事,里面情况不清,那时候我又是党员,又是代理排长,我说还是我去。副连长跟我一起去。我们沿着洞的旁边往里走,在距离这个掌子面三五米的距离时候,我突然看到了火花,下意识的我知道导火索还在燃烧,我随手脑子没有任何反应把副连长拉到我身后了,正好我身后打出一个缺口,里面用来放工具的。就在我把副连长拉到身后的瞬间,炮响了,很多个巨石滚下来,那小石头像子弹一样从眼前飞过。
        【画外音】就在突然的爆破声响起的瞬间,守在洞口的官兵都冲了进来,看到死神与他们擦肩而过,大家这才松口气。当时与他一同进去的副连长十分感动,如果没有他迅速将自己拉到身后缺口处,把生的希望让给他,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磊】后来通过分析才知道,导火索被前面的炮崩的石头砸的断断续续了,没有连接起来。然后又继续再往下着一点,导致这个情况。
        【画外音】张磊无论在什么地方和干什么工作,怎么繁忙,他始终坚持挤时间学习,被战友们誉为连队里的秀才,他的文章经常在不同的报刊上出现,正是因为这些,上级机关还破天荒对这样的优秀干部破格提拔使用。
        【张磊】我是从班长直接调到师政治部工作的。这个现象确实不是很多,一个是领导的信任,这是基本的一个方面,因为我在连队就办了个夜校,当夜校的教员。所以师里也知道有这么一个兵在连队里搞的不错,正好师里缺个干事,就把我调过来了。刚到师机关的时候呢,说实在的对我来说却是是全新的。
        【画外音】到了机关以后,各项工作抢着干,甚至连公务员的工作他都帮着一块干。其实,在部队机关主要有两大块工作,一块是文字,另外一块是工作协调。1977年部队举办指导员培训班,他接受为领导写讲话稿的任务,这是他到机关以后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当时他很兴奋,看了很多资料,用了一天一宿的时间把稿子写出了。由于他自信心也很强,写出稿子就交给了科长。
        【张磊】可是科长一天没找我,也没问我,但我总疑惑我这稿写的怎么样,总想去看一看,看我的稿怎么样。到晚上科长回家了,我让公务员,我说你把科长办公室打开,我找点东西。我进去找我的稿子,我还以为科长拿回家改了呢,可是一看纸篓,我那稿子被撕了扔到纸篓里去了,就说是根本不能用。第二天科长自己写了个稿,然后告诉我说小张,你在机关得学习写作,这个东西你过不了关,你怎么在这里工作呢?
        【画外音】通过科长的一番话以后,他认真的回过头来反思自己,尽管自己在入伍前教过书,在连队写过新闻稿,但是,要成为部队大机关里面的“秀才”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因此,他就虚心的向老干事请教,在机关工作多年的老干事告诉他,如果在机关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写作方面没有祖传秘方,谁也不能趴你耳朵告诉你就会了,就是得靠自己多看、多写。
        【张磊】当时我就想这个文章是由一段段组成的,这一段是由一句话一句话组成的,一句话由一个词一个词组成的,词由字组成,好,我从字开始学起。我很笨的背过字典,小本新华字典几乎被我背了下来。后来被科长发现了,说太蠢了,你靠这不太笨了吗?你多写,看文章。但是这个背字典呢,对我以后文字的掌握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画外音】后来又到济南军区第一疗养院担任政治委员,这里的工作有许多与其它部队不同的特点,经常有和老红军、老八路以及现任的部队中高级领导接触、交流的机会。
        【张磊】这样也给我提出新的要求,继续努力发展,那么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所以在各地机关工作期间呢,应该说我对自己要求是比较严的、也是比较刻苦的。在军区机关我最多时候一年可能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下部队的,基本在部队。
        【画外音】在采访中,张磊非常自豪的夸赞女儿。她非常善良,做事非常认真,在她身上把咱们丹东人的美好品德都能体现出来。中学的时候就入了党,曾经获得过全国十佳残疾少年、“新长征突击手”,当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中国海洋大学,当时的录取成绩是714分,她考了761分,也曾在奥帆赛奥帆委工作过,也担任过奥运火炬手。
        【主持人结束语】好了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我们本期的《东西南北丹东人》。如果您的家人或者朋友没有及时收看到我们节目的话呢,可以直接登陆我们节目网站www.ddtv.cn,就可以随时点击观看了。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关于本站  | 新闻公告  | 可爱家乡  | 东西南北丹东人  | 家乡骄傲  | 联系我们  |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