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陆 《东西南北丹东人》!
Loading...
正在加载中...

人物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介绍
他为沈安娜作传“很靠谱”——访知名传记作家李忠效

来源:企业党建参考报    责任编辑:许肖辉    时间:2010-07-02

全文下载

       

        李忠效作客本报
        2010年6月28日,本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海军作家李忠效(笔名钟笑)为本报撰写的特稿《沈安娜: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女情报员》,引起读者热烈关注,多家媒体记者提出要采访他,均被他婉言谢绝。日前,李忠效欣然接受了《企业党建参考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这种人物传记,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写的”
        记者:沈老逝世以后,很多媒体做了报道,但是网上出现的关于沈老的新资料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同小异,您是沈老传记的作者,掌握的资料应该是最多最权威的吧?
        李忠效:可以这么说吧。但是我首先要纠正一个说法,我写的沈安娜传记,并不是她个人的传记,而是她和她的丈夫华明之两个人的传记。他们二人是红花和绿叶的关系,从沈安娜参加革命做情报工作开始,华明之就是党组织派给她的交通员,一直到1949年沈安娜奉命安全撤离,长达14年之久。沈安娜获取的重要情报,绝大多数都是由华明之筛选、密写、传递出去的。所以说,没有华明之的协助,就没有沈安娜的成功。
        记者:有一个问题,可能有点八卦,但是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会找到您为沈老和华老写传记?
        李忠效:这种人物传记,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写的。为什么找我?简单地说,我可靠,很靠谱。首先是政治上可靠,其次是业务上可靠。国家安全部里面的事情,充满了国家机密。虽然华老已经去世,沈老也早已离休,但是很多历史事件还没有解密,如果让一个地方上的作家来写,政审这一关就很麻烦。而我是部队的师级干部,有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政治上绝对可靠。写这种老革命的传记,既要有丰富的党史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两者缺一不可。
        在我介入此事之前,曾经有工作人员承担了为沈老和华老写传记的任务,前后写了三年,数次易稿,沈老和家人一直不满意。原因是这个作者不知道怎样写人物传记,他只是把沈老和华老的回忆录与某些中央特科的资料进行排列组合。三年间,他居然一次也没有对沈老进行深入的采访,没有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根本不像是人物传记。就在这个时候,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沈老和她的家人。他们看过我此前出版的作品,认为我政治上可靠,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所以选择了我。
        记者:您看过前面那个人写的书稿么?
        李忠效:没有。沈老的女儿华克放认为,没必要看,她向我推荐了一些参考书目。我首先认真研读了沈老和华老的回忆录《我们从事地下情报工作的回顾》。这份回忆录大约有五六万字,主要谈他们的情报工作经历、经验和体会。根据这篇回忆录中的线索,我第一次采访沈老,就提了几十个问题。开始我还担心,沈老年纪大了,当时已经快90岁了,身体又不好,这么多问题,她会不会烦呢?结果老人很高兴,她认为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这才是当作家的基本素质。采访的同时,我又重新研究了中共党史,阅读相关的资料,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前后加起来大约有100多个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很快就写出了20多万字的初稿。
 
        “写传记的过程,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
        记者:写这种稿子的感觉,与写别的稿子有什么不同?
        李忠效: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觉,写传记的过程,就是一次精神受到洗礼的过程。为写此书,我阅读了大量的有关隐蔽战线的书籍,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现在说“受教育”之类的话好像不时髦了,但是我确实受到了教育,并使我对工作在隐蔽战线上的同志们肃然起敬。
记者:能不能具体地说说,因为什么对他们肃然起敬?
        李忠效: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那些革命前辈,特别是在“白区”进行地下工作的前辈,大都是知识分子,起码是初中以上文化,在那个年月,能读得起书的人,家庭一般都比较殷实,不会衣食无着,他们逃离家庭,甚至背叛家庭,冒着坐牢和杀头的危险,毅然参加革命,反帝、反封建、反独裁、反侵略,为了什么?为的是一种信仰,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为的是推翻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些人要比那些没有文化、没有饭吃,懵懵懂懂走上革命道路的人更令人尊敬。沈老和华老就是这种有文化、有信仰、有理想的革命前辈。
        记者:在“白区”做地下工作和在战场上与敌人面对面厮杀,有什么区别?
        李忠效:我觉得,那些在“白区”与敌人斗争的人,与那些在战场上和敌人面对面厮杀的人相比,更不容易。他们大都是独立作战,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考验,比那种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在那种刀对刀、枪对枪的战斗中,可以拼个一时痛快,而在隐蔽战线上,为了潜伏,只能“引而不发”,必须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隐藏起来,甚至还要曲意奉承那些令人讨厌的人,做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更不要说那随时都可能降临的被捕的危险了。一旦被捕,就会遭受酷刑。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钉竹签子,比在战场上被流弹打死要痛苦得多。所以,地下工作者的意志要更坚强。不少在战场上很勇敢的人,在被捕之后叛变投敌,就是很好的例证。

页码:    [1]    [2]    [3]    [4]  
关于本站  | 新闻公告  | 可爱家乡  | 东西南北丹东人  | 家乡骄傲  | 联系我们  | 线索征集